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信息
工作信息
濮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信息2023第43期
发布时间:2023-10-7    点击:11434次    [关闭本页]

工伤认定起争议  倾情调解息纠纷

县人社局创新调解机制解决工伤认定

 

“由于没有劳动合同也没有工资发放转账记录、考勤单等依据,仲裁员无法认定劳动关系是可以理解的。公司既然同意调解,愿意给予适当赔偿,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依据提出合理诉求......”近日,范县人社局调解员耐心贵圈不服工伤认定结果的当事人黄某。

此前,黄某在某公司覆膜车间上班,未签劳动合同。2023年3月黄某在工作中不慎倒受伤,他多次向该公司索赔无果,县仲裁委难以认定劳动关系,其先后诉至县法院、市中级法院为妥善化解纠纷,范县人社局启动联调模式,经过几位调解员释法说理及耐心引导,当事双方就支付金额和支付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

这是范县有效解决工伤认定疑难问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劳动关系争议案件呈复杂化、多元化趋势。为有效提升办案质效,积极维护受害职工家属合理诉求维护社会稳定,范县人社局逐步完善边认定边调解办案机制,为劳动者申请工伤待遇节约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益。

一、创新机制,协作联动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机制保障。建立工伤纠纷联调机制,联合司法部门人民调解中心成立工伤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县人社局内部联合仲裁、信访、劳动监察等股室组成工伤认定工作小组。对于疑难案件,成立由人社、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组成的工伤认定工作联席领导小组。加强职责分工、协调联络、值班场所等方面保障,强化各部门间沟通协调,形成高效运转的联调机制。二是规范认定程序。工作小组通过召开联席会议,集体分析研判工伤认定案件,就工伤认定案件中的疑难问题、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具体、条文理解不一致的情况进行沟通协商并制定相应措施,形成结论性意见,认定依据和结论以文字形式记载,行政部门存档,并存入工伤认定卷宗。三是加强沟通学习。通过联席会议组织成员单位学习、交流工伤保险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伤认定司法解释;研究预防和化解行政诉讼中出现的新情况及重点难点问题;探讨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与适用等问题,统一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尺度和标准。同时,以专家评审+案例指引的方式,收集汇编近年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工伤认定案例以及法院判例,邀请专家就疑难案例、经典案例成员单位进行指导授课。

二、一线调解,专业释法破解维权难题

推进纵深覆盖,将调解贯穿工伤认定全流程。一是规范调解流程。制定调解工作指引、调解工作流程图,明确工伤争议案件调解的方式方法,形成调解清单,进一步提高规范性及操作性,提升调解质效。二是主动组织调解组织具备多年从业经验、调解能力强、熟悉政策法规的一线工作人员参与工伤调解工作,将柔性调解贯穿全程,针对不同环节的争议焦点,向双方当事人解释工伤相关政策,引导双方当事人合法维权三是平衡双方利益。找准双方争议焦点,认真考虑伤残职工的实际情况,从情、法、理的角度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兼顾企业赔付偿还能力,制定有针对性的调解方案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互相理解,在遵循自愿、合法、平等的调解原则下,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三、倾情投入,真心诚维护职工权益

以县人社局工伤保险部门为主导的联调队伍面对复杂疑难案件,坚持主动上门,减少了双方当事人往返人社司法部门的次数,也起到以案释法普法的良好效果。坚持以饱含人社温度和人民情怀的工作作风,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变坐等服务主动服务以主动介入的方式,将调解关口前移,采取边认定边调解的方式,让工伤争议案件调解工作驶入快车道,从端口减少劳资双方诉累,高效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在每一起工伤争议案件中感受到调解带来便利,使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经济赔偿。县人社局工伤确认+纠纷调解工作机制确立至今,共受理并调解工伤疑难矛盾纠纷11件,调解率和群众满意率100%收到群众自发赠送的锦旗6幅。

Copyright © 2024-2026   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11004989号-1   
地址:人民路158号市政府楼4楼408室   电话:0393-6665602   技术支持:网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