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自身建设
自身建设
【理论调研】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2-10    点击:8150次    [关闭本页]

【理论调研】

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

    濮阳要实现科学、赶超、务实发展,必须全面深化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但由于地理位置不佳、社会资源不完备、政策不健全等种种原因,我市在人才引进方面与其他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引才难、用才难、留才难上,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瞄准发展需求,畅通人才引进渠道,丰富人才引进方式

    一要“按需开单”。各地发展不平衡,产业定位也不同,需要的人才也就不同。人才不能“唯高是引”,要根据发展实际,按照“缺什么、引什么”,“少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需开单、按需开方才更具针对性。要紧密结合我市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引进我市发展急需的、适用的人才。人才引进前,首先对我市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规划进行评估,深入企事业单位摸清人才真实需求,梳理汇总后进行认真分析研判,评选出地方急需紧缺专业需求人才,从而提升引才针对性。

    二要“因人搭台”。引才成不成,关键看效果。要因地制宜的创造各种机遇,因人而异搭建各种平台,好让引进的人才施展才华、展示能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单靠待遇、拼政策只能吸引人才,好的平台才能长久吸引人才常来、长留、常新。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人才信息不灵、引才渠道不宽的问题,可灵活组织实施人才引进工作,充分利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研发基地这一平台和渠道,把建平台、引项目与引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引才优惠政策和措施。柔性引进,可通过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入股、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人才,推动智力流动,使智力流动成为引进各类人才的重要形式。

    三要“非诚勿扰”。只要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引进来再说,适不适应、合不合适、能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不作考虑,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要本着对人才负责、对本地发展负责的态度去吸引人才。要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发挥政策效应、情感效应,一切为人才服务,多策并举激发广大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人才强市和人才兴业,营造“大人才”建设“大产业”的浓厚氛围。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针对当前人才引进工作的局面,不断探索提高人才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解除人才后顾之忧,引导产业与人才双向对接。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要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协调市财政设立人才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各级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等。继续开展各类专家评比表彰活动。对那些在示范带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突出实绩的人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

    二、多措并举,盘活用好现有人才,实现人才配置合理化

    一要找准问题症结,对人才工作进行合理定位。在人才问题上,必须在全面了解全市人才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判断。近年来我市通过公开招考、赴外招聘、直接引进等方式引进各类人才,通过专家推荐、评选选拔人才,可以说我市现有的各类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可以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单位对现有人才资源开发认识不足,常常抱怨没有人才,不惜物力、财力到外引进人才。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还抑制了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出现人才外流现象也成为必然。一方面是苦于找不到人才,另一方面是现有人才却流向外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以盘活用好现有人才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强和改进人才教育培养工作,营造一种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生动活泼的人才工作局面。

二是把握规律特征,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一要处理好“引进外来人才”和“用好现有人才”的关系。二者是当前做好人才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缺一不可。我们当然应该在培养和引进人才上下功夫,但不可忽视发现和使用现有人才。从宏观上看,现有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具有明显而独特的优势:熟知情况。他们对本地区、本部门情况熟悉,工作中可以避免走弯路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方便使用。不像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那样花本钱、费功夫、周期长、不稳定,使用中具有到位快、进入角色快的优势。相对稳定。现有人才多为本地人,配偶、居住都在本地,因此较引进人才来说,相对稳定一些。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放开眼界,人才就在面前。   

二要处理好“尊重个性”与“严格管理”的关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只看一时一事,对人才求全责备,或以偏概全,就会埋没人才,关键要用当其才。人才来自“五湖四海”,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模式去衡量人才,而要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按照各类人才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识别和使用人才。对人才要用其所长,在尊重个性的前提下加强管理,使个性突出的人才融入到团队当中,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即所谓的既要坚持用人标准,又要不拘一格。  

三要处理好“培养”与“使用”的关系。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使之发挥作用。要善于利用内外两种人才资源,做好现有人才的开发和提高工作,做到精心培养和大胆使用并重。这样,才能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抱负的机会和条件,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Copyright © 2024-2026   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11004989号-1   
地址:人民路158号市政府楼4楼408室   电话:0393-6665602   技术支持:网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