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人大政协提案
人大政协提案
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对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33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7-29    点击:1931次    [关闭本页]

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对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333号建议的     

 

鲁法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濮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不断发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促进就业有机结合,强化政策保障、注重示范引领、打造服务平台,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近年来,濮阳市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大金融保障力度,打造了组织保障+政策支撑+典型带动+培训助推+成果推介的返乡下乡创业濮阳模式,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回乡创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越来越多熟悉市场需求、掌握生产技能、积累经营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踏上回乡创业之路,家具、食用菌、生物基材料等一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羽绒服装制品、化工产业、汽配产业等一批创业孵化园区拔地而起,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的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工作现状

截止20228濮阳市返乡创业农民工达12.3万人,创办企业9.19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20.28亿元,带动42万人就业,其中带动贫困劳动力2.07万人;建成省、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30个,累计开展农民工创业培训2.73人次。全市5个县,其中4个县被评为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县。清丰、南乐、台前三县被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其中清丰县还被列为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专程来濮阳对返乡创业工作进行专题调研,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学习与研究》、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工作交流》、新华网、人民网、《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我市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经验,我市先后5次在全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二、工作亮点

伴随着返乡创业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人员从曾经的农民工成为引领市场、带动脱贫、致富一家的企业家。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已由早期的零星分布、较小规模发展为产业集聚、量质齐升,创业模式呈现出地域特色、多样业态、新兴产业等亮点。

地域特色。近年来,各县(区)顺应产业转移趋势,利用区域特色的产业、产品、工艺等比较优势,借鉴发达地区的产业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式,通过产业转移、主体创新、互联网+”等形式,参与区域化、专业化、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了规模效益。清丰县引来了172家规模以上家具厂商,短时间内形成了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成为豫东北最大的家具集散中心;充分挖掘食用菌、辣椒等特色产业资源,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涌现出龙丰实业等一批优质食用菌企业,带动全县发展食用菌基地53个、食用菌标准化大棚1.2万座、食用菌种植面积1500多万平方米,帮扶脱贫户1.5万人脱贫致富。南乐县依托全国冰淇淋行业排名前列的南乐木伦河集团,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冰淇淋产业省级创业园区,成为南乐返乡创业主阵地。范县化工产业集群已形成了关联度较高的石油化工、玻璃制品及电光源、金属加工制造、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有较强的项目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台前县的羽绒及服装加工产业园、机动车配件产业园与精准扶贫就业基地相通相连,打造有汽车配件、服装加工、手工编织、箱包制造、农业养殖等返乡创业项目近500个,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帮助796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

多样业态。我市返乡人员创业领域广、产业门类齐全,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完整、地域相对集中、产业生态健康发展的多样业态集群。一是种养业。由于投资相对较少,情况比较熟悉,农业仍然是返乡创业的主要领域,但超越了传统农业范畴,创业项目多是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观赏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既提高了创业效益,也产生了广泛的示范带动效应。范县的佑林葡萄、开发区的完美果蔬等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打造了有机葡萄、红心火龙果、水果辣椒等一批特色产业。二是制造业。围绕当地制造业转型提升,主动融入现代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新兴制造产业,也是返乡人员创业的重要选择。清丰县叶现增以美松爱家为领头雁,大力开展家居产业招商活动,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南乐县李靖返乡创办了濮阳市向阳服饰有限公司,固定资产1.5亿元,日生产能力1.5万件。台前县豪杰服饰有限公司、舞林鞋业有限公司、兄弟包装有限公司、华强电机有限公司、锦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永甲实业等返乡创业企业则为台前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内生动力。三是化工产业。我市是全省乃至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化工城市,化工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有力的人才支撑,选择化工产业开展创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比较突出的是范县产业集聚区,集聚了返乡人员创办的盛源集团、市航天化工有限公司等21家化工企业,带动当地2500人就业。

新兴产业。生物基材料、农村电商、乡土文化、乡村旅游、康养等新业态新产业,也是返乡创业普遍选择的模式和领域。南乐县围绕生物基材料、食品加工、电子商务等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引进曦江生物、龙都天仁等返乡创业高新企业,建成全国两家之一的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形成从玉米、玉米秸秆到可降解塑料等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全面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申志刚为借助电商服务平台,建立了基于社区+社群+社交互联网+农业的创业新模式。台前县黄冲,创办的濮阳市梦牵梦实业有限公司,在淘宝、阿里巴巴开办5个店铺,年网络销售额2000万元左右,带动1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综合保障。调整充实原有的市推进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优化明晰职责,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沟通协作机制、督导考核机制,定期召开推进会议,周密部署,强力推动,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指导各县(区)聚焦本地优势和主导产业,用足用活中央、省出台的各项扶持创业政策,从培育引导、培训提升、金融税收、要素保障、基金申报、权益维护、考核奖惩等环节,出台更接地气、更为灵活管用的新政策新办法,为返乡下乡创业人员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创业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形成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加大政策奖补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创业示范园区、示范项目的奖补力度。对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创业孵化园区(含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市财政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被认定为市级示范项目的,市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加大对返乡下乡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返乡下乡创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进一步优化创业贷款管理办法,提高贷款额度将贴息贷款个人创业提高至15万元、合伙经营或组织创业提高至150万元、小微企业提高至300万元,非贴息贷款个人创业提高至50万元、合伙经营或组织创业提高至200万元、小微企业提高至500万元帮助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解决融资难题。简化申报程序,加强沟通对接,鼓励申报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争取更多的投资基金注入返乡下乡创办的各类企业,促进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健康发展。

(三)优化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益。强化创业服务,依托返乡创业领军人物创新思维专题研修班、电商创业学院、新型农民创业学院等平台,打造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贷款、创业服务等返乡下乡创业培训链开设公益创业学堂,普及全民创业教育。开展创业之星考察行活动,组织优秀返乡下乡创业人员上海、杭州等创业工作先进地市观摩学习,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技能,促进企业更大规模发展。

(四)完善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方式水平。督促指导没有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县(区)、乡镇抓紧成立工作机构,开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创业指导、项目推介、信息发布以及小额贷款等项目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实现服务机构全覆盖,不断提升返乡下乡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五)健全实名统计制度,推动创业动态管理。健全返乡下乡创业情况实名制台账,各县(区)进一步加大调查摸排力度,掌握返乡下乡创业人数、企业数、员工数等基本情况,及时更新,动态监测,帮助农民工等人员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为下一步开展精准服务、高效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六)强化就业创业宣传,营造全民创业氛围。通过多载体、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宣传,利用微视频、戏曲、口袋书等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创业政策;组织宣讲团开展四进活动(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外出务工人员集聚地),宣传创业政策,讲解创业知识,学习返乡下乡创业典型;组织百名专家助力创业行活动,提供创业辅导、技术指导服务;利用新媒体广泛宣传返乡下乡创业先进事迹,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

感谢您对濮阳市创新创业工作的支持!

 

 

 

   2022729

Copyright © 2024-2026   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11004989号-1   
地址:人民路158号市政府楼4楼408室   电话:0393-6665602   技术支持:网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