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人大政协提案
人大政协提案
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六次会议第21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7-29    点击:2042次    [关闭本页]

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对市政协次会议第216号提案的

     

 

郝兰英委员:

提出的《关于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预警机制,及时防止人才流失方面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位置、生活待遇等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市企业人才引进难。我市企业吸纳接收毕业生能力有限,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待遇保障,在“人才争夺战”中肯定甘拜下风。二是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比较明显,例如近三年来,通过人才市场调入我市就业的人才1140人,而调出我市的人才1235人,人才总量明显“负增长”。三是企业人才需求与我市返乡毕业生专业结构矛盾比较明显。

为了积极帮助企业引进人才,鼓励更多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人才资源现状调查,动态掌握企业人才需求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近年来我们先后通过调研组织撰写了濮阳市重点企业人才资源现状调研分析报告、濮阳市返乡高校毕业生报到就业情况分析报告、濮阳市石油化工行业人才需求抽样调查报告和春节过后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准确掌握企业人才现状,人才需求的岗位、专业、学历、薪资待遇和流失人才情况。并结合全省互联网+就业创业平台,动态掌握高校毕业生掌握我市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未就业、升学、出国等情况。在《河南人才资源开发》、《当代濮阳》、《濮阳经济》、“濮阳人才公众号”等刊发、发表,为党委和政府部门制定人才政策提供依据。

(二)以开展“招才引智”专项行动为契机,积极帮助我市企业引进人才。

一是2019年以来,我市共参加了四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累计组织惠成电子、宏业生物、台前鑫鑫羽绒、台前县金园农机等等220家(次)企业赴郑州参加了四届高端人才招聘招聘会,赴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成都等7所高校参加了9场专场招聘会,累计提供大专以上岗位4764个,接收各类求职简历3500余份。同时通过中国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官网开展线上人才招聘活动,累计参会单位928个,累计提供岗位12000余个,累计接收各类求职简历9540份。

二是充分发挥组团校园招聘的规模效应,精准的帮扶企业引进人才。2019年以来,共六次统一组团我市蔚林化工、可利威、百姓量贩、建业集团、东方雨虹、源泰高科等累计76家重点企业赴郑州、开封、新乡、洛阳、南阳等地郑州人才市场、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和人才市场参加了招聘活动。活动由我中心集中组织、统一乘车往返、并承担相应的交通费用及餐费,减轻企业负担,获得了企业好评。在河南大学的座谈会上,我市作为全省唯一的地级市做了典型发言,我市统一组团的做法得到了人社部和省厅领导的肯定。

(三)开展企业人才服务团招聘,为我市企业引进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团队。

2017年,市人才办、市人社局党组聚焦人才兴濮战略,聚焦我市企业高层次人才短缺,聚焦我市企业转型升级,聚焦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经过反复酝酿、商讨,并提请市委人才领导工作小组讨论决定后,确立了实施人才强企行动。至此,企业人才服务团应用而生。采取政府引才、企业使用、财政保障的模式,虚拟一个事业单位企业人才服务团,政府根据全市重点企业需求,依托虚拟的事业单位,引进企业所需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到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服务工作。服务期五年,服务期间由政府按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有关规定宏观管理,企业具体负责日常管理,期满后自主选择继续留企业或安置到事业单位。企业人才服务团共招录119名人才,其中60名硕士、57名本科、2名副高职称。他们服务于我市天地人环保、中农发、雪汇食品、木伦河食品、台前鑫成羽绒等32家重点企业,在企业管理岗任职33人,技术岗任职52人。五年来,成长为中层以上领导16人。申报发明专利57项、实用新型专利77项。参与企业重大科技项目和研发62项,发表论文30篇,参与课题及调研报告56篇,获得市(区)级以上荣誉34个。从领导岗位到普通岗位;从管理岗到技术岗;从全国石化行业优秀技能人才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党员等各种数不胜数的荣誉,到科研论文、职称晋升;从承担大型项目建设到新型产品研发。这是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他们兢兢业业,挥汗如雨,正奋力谱写出彩濮阳新篇章

(四)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和人才的沟通,及时了解人才工作、生活情况和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及时解决人才使用中的问题。

一是建立了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调度系统,定期收集、汇总企业人力资源基本情况、新增解决用工人数、缺工工种、缺工人数、缺工原因、解决渠道等方面信息,通过“就业红娘”直播间、线上线下人才招聘会、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提供服务。

二是建立了我市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群,共有我市339名重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参加,企业在微信群中互相交流人力资源工作,针对企业反馈的人才需求、人才流失问题及时提供多渠道的人才招聘服务。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及时提供社保、职称、就业创业政策等方面的服务。

三是成立了企业人才服务团管理办公室和人才微信交流群,建立了相关人才使用、管理、培养制度,及时帮助人才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与企业一起做好了人才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了人才的试用期满考核、年度考核、人才补贴发放、人才公寓申请等工作。

二、关于加强培育培养,促进人才落地生根方面

高标准起草了《濮阳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创新出台了“职业培训助企强技”“名师助企、校企合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培训新型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机关事业干部职工培训持证”等“五大行动”方案和工作实施细则。先后印发文件汇编300余册、制作“技能河南”宣传画册30余册、培训宣传彩页2000余张,提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覆盖面和群众知晓度。

一是联合团委、教育、卫生、妇联等行业部门积极实施“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92家社会培训机构充分发挥补充作用,面向社会广泛开展青年创业、名师助企、医疗照护、“巧媳妇”培训,护理、康复、幼儿托教、家政、护工等社会急需工种实现培训即就业、就业即增收。全省率先举办返乡创业人员持证考试,组织全市90名返乡创业园区和项目负责人参加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的持证培训考试。

二是实施“名师助企、校企合作”行动,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名师助企”计划,发挥职业(技工)院校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等技能人才优势,精准对接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先后组织濮阳职业技术学院10名能源化工系骨干教师,深入蔚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帮扶,累计培训技术工人400余人。实施“校企合作”计划,依托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濮阳技师学院在能源化工、数控加工等专业优势,与中原石化实业、联众兴业化工、河南雷佰瑞、沃森超高化工等118家企业开展合作,先后举办“蔚林班”“化工应用技术”技能提升班,累计培养技术骨干65人、研发骨干27人、熟练工625人;先后开展化工、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等急缺工种新型学徒制培训492人。

三是以组团企业参加校园招聘活动为契机,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截止目前,我市濮耐集团、东方龙机械、海王百草堂、台前县金源农机、可利威等28家重点企业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1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人才交流、科研研发、项目合作等长期合作关系,为我市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关于强化暖心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方面

(一)对人才生活待遇给予补助和扶持。

自2018,市级财政专门设立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保障人才发展支出。目前已落实人才项目奖补资金1523.2万元发放人才津贴282.6万元。其中对于我市引进的企业人才服务团成员、清华北大毕业生等,按本科9600/年、硕士12000/年、博士18000/年标准,连发5年人才补贴。强化住房保障,高层次人才入住市人才公寓租金全免清华北大毕业生租赁费全部由所在单位承担,其他人才租金不超过同区域租赁房租金的80%。目前首批300套人才公寓已入住212

(二)梳理政策,强化就业帮扶。

一是制定印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条路径》,为毕业生指明毕业之后能够选择的继续升学、参军服兵役、考试招录、人才引进等20种主要途径,并就每种途径的相关政策、条件要求、参与方式等进行详细说明,帮助毕业生全面了解政策,稳慎选择方向。二是印发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38项政策措施》,将涉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梳理为人事人才、求职招聘、职业培训、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社服务6个类别38项,帮助高校毕业生方便快捷地享受各项人社政策和服务。三是拓宽就业渠道。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等招录(聘)力度,多方挖掘就业机会,围绕社区治理、教育医疗、农业技术、基层服务等人才紧缺领域增设岗位。加大困难帮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和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开展专项帮扶,实行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组织开展了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

(三)组建党员志愿者“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机制。

由人社局机关党委牵头,依托人社系统就业创业志愿服务队,建立了党员志愿帮扶机制,对濮阳籍困难家庭应届高校毕业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志愿者主动联系高校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咨询就业意向,宣传就业政策,并主动帮助帮扶对象对接就业岗位。建立了市人社局党建引领+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微信群,志愿帮扶人员对高校毕业生提出的就业创业需求第一时间做出政策解释,确保毕业生的咨询和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切实提高问题办结率和服务满意率。

(四)积极建立人才服务平台,提供高效的人才服务。

一是在市人才办的指导下,市人才中心建立了濮阳人才微信公众号(pyrencai)。濮阳人才微信公众号是展示人才风采、宣传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助力人才成长的平台。截止目前,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已超过4万人,共发布人才政策、人才动态、人才招聘信息1175期,累计浏览量80万人次。每逢重要节假日,濮阳人才微信公众号都为全市人才送上温暖,送上问候。如中国医师节、中秋节、春节等向青年人才、专家人才、教育人才等送上祝福祝福,营造浓厚的关怀人才的氛围。

二是加强河南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一站式服务平台濮阳市线上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专网专线实现在线信息录入、档案查询、档案转入转出(跨省、市)、户口迁入迁出、单位立户、职称申报、党员转入转出、党费缴纳、开具涉档证明、申请开具商调函、电子签章等主要功能,实现了不用到现场即可办理档案所有业务手续。

三是深入实施“人社服务工作快办”行动。全面推进涉及各项人社服务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参保登记、保险转移、创业补贴申领、创业担保贷款申领线上办理。目前已经实现10个关联事项“打包办”、社银合作“就近办”;18个事项“承诺办”。实现了一张身份证办理人社服务事项21项。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虽然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与您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足,还要进一步拓宽思路,提升服务,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形成全社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

(一)强化人才政策,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量。紧紧围绕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持续实施双招双引工程、开展万名学子回归工程、青年人才聚濮行动等,全方位培育、引进、用好、服务人才,构建人才发展良好生态,为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发挥培训载体作用,打造培训品牌,提高培训质量。发挥院校培训主阵地作用,紧盯6月底13214名高校毕业生,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毕业即持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突出新经济、新业态、新职业培训,加大健康照护、医疗照护、养老托育等从业人员培训,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破解“一老一小一青壮”难题。聚焦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建立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机制,按照“培训就业一体”原则,推进“一县一品牌”建设,采取“培训命名、竞赛冠名、推广扬名”等方式,开发完善一批特色品牌职业培训项目,擦亮濮阳品牌。

)与各级各类人才建立情感。坚持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以服务为依托,深度开发人才资源。完善优秀人才信息库,组织开展多形式联络活动,感召有能力、有意愿、有情怀的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就业,不断推动人才回归、技术回归、项目回归、资金回归。

(四)扩大政策宣传。积极利用视频、新闻媒体、宣传画报等多种形式对人才政策和就业创业成功典型进行宣传,形成濮阳吸引人才磁场效应,使濮阳成为人才向往之地和创业热土。

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和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人才工作定将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提案,欢迎您们对市人才工作继续关注和支持!

 

 

 

 

 

   2022729

Copyright © 2024-2026   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11004989号-1   
地址:人民路158号市政府楼4楼408室   电话:0393-6665602   技术支持:网旗网络